【资料图】
大数据显示,近一周南京“赏花游”热度猛涨,成为春季旅游的热门主题。放眼城市各处,排队和拥挤成为常态。同时,“赏花游”也变成颇有吸引力的“请柬”,让南京既收获网络流量,刷新城市美誉度,也收获人流量,成功掘金“花经济”。
盐城大丰的郁金香、淮安金湖的荷花、无锡阳山的桃花,都是游客赏花的重要目标。江苏以园林闻名遐迩,花卉种类多、品质佳,在花卉培育上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,同时又有4.8万余家鲜花相关企业,牢牢占据全国第一梯队,可以说发展“花经济”,江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不过,放大“花经济”优势,挖掘生态“颜值”的经济社会价值,还面临诸多挑战。比如,目前种植的多数花卉普遍花期较短,赏花热随花期“昙花一现”。同时,不少地方出现花卉产品单一、产业形态匮乏等导致的同质化竞争,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赏花经济潜力,延长产业链,避免发展“花经济”沦为单一赏花、看花。
花无百日红。受制于短暂花期,一些地方出现“忙时人山人海,闲时门可罗雀”的景象,甚至有的景点因创收窗口期过短而倒闭。要让“流量”变成“留量”,让“到此一游”变成休闲游、度假游,必须在延长花期上下功夫。比如,种植不同种类花卉资源,开发温室大棚花卉产品,让不同时节都有主打花卉。这方面,南京已有成功探索,春天有二月兰、樱花,夏天有绣球、荷花,秋天有菊花,冬天有腊梅,鸡鸣寺的樱花、莫愁湖的海棠花、高淳的油菜花等,不同时节、不同风格的鲜花资源,推动南京成为全国热门的赏花胜地,也带动消费市场“春潮涌动”。
在赏花踏青的基础上打开视野、放大花卉的综合效应,不妨让“花经济”再多些“花样”。我省有的地方开发花卉主题农家游,融农家院落、农家菜与各色花卉于一体,有的地方则“借花造节”,节日期间游客可看“花镜”、观“花市”、赏“非遗”,更有花神巡游、曲水流觞等活动,有效放大“一枝花”对游客的吸引力。这些成功案例启示我们,因地制宜延长产业链条,适当拓展“花经济”的层次,才能更好满足游客们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各方面需求。
关键词: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
热点
-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
-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“传统”意义上的农家乐
-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
-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?
-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%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
- 成了资本眼中的“好生意”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
-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
-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、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
-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“火” 今年“十一”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
-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“金九银十”要来了吗?